当前位置:51kd养生白露养生中医师指点衣食住行!白露中医养生
白露养生中医师指点衣食住行!白露中医养生
2022-06-15

住:夜晚睡觉不可贪凉

食:饮食注意润肺去燥

网站新闻爆料:(+86)广告投放:(0512)65227688转广告部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
白露过后,容易出现口干、唇干、鼻干等典型的秋燥现象。可以多吃一些生津止渴、润喉去燥的水果,如生梨、甘蔗、荸荠、柚子、枇杷等。煮梨汤有清热降火、润肺去燥的功能;甘蔗滋补清热,用甘蔗煮水服用对于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还可以自制诸如百合莲子粥、银耳冰糖粥、雪梨川贝冰糖羹等,可以达到滋阴润肺、止咳化痰的效果。这个季节,不宜多吃寒凉食物或生冷不洁的瓜果。所谓“秋瓜坏肚”的民谚,就是指秋季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腹泻、下痢、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。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,在秋季一般应当少食多餐,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,减少油腻食物。

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。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,但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,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。老年人可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拳、按摩等;中青年人可跑步、打球、跳舞、爬山、游泳等。大家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,还可配合一些“静功”,如呼气、闭目养神,做到动静和谐。

苏州人常说“春捂秋冻”,秋冬之后,天气变凉,人的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。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,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,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。因此,秋天也不要太快添加衣服,顺着气候变化适当进行,避免多穿衣服产生的汗液蒸发、阴津伤耗等不良影响。但是,秋冻要合理、健康,“春捂秋冻”这项保健秘诀也并非适合所有人,有糖尿病、关节疼痛的患者要因人而异,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减衣服。

养生的关键是习惯,秋季养生格外要求人们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锻炼。从中医角度讲,早睡以利养阴,早起以利舒肺。呼吸新鲜空气,能够使机体津液充足,精力充沛;加强防寒锻炼,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,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,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。有空调解热习惯的市民,要注意控制好空调开关时间。起床要形成规律,晨起不宜恋床,开窗通风,换进新鲜空气。

行:外出锻炼动静结合

白露是一个早晚温差较大的节气,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,但夜晚气温会急转下降,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。因此,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,不能像盛夏时节那样袒胸露背,睡卧不可贪凉。特别是一些仍在睡篾席、竹席的居民,可以把席子收起来,免得寒气入体,引发身体不适。

网站广告投放:(0512)69332012遗失咨询:(0512)65227688-8501订报热线(咨询):

随着天气越来越凉,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、乏力等症状。从中医上来说,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。可以吃些黑色的食物,比如:黑豆、黑芝麻、黑枣、黑米和核桃。虽说秋季是进补的季节,但却不能乱补,过量服用任何补药都会适得其反。

昨天是白露,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,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。到了这个时候,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会跟夏天有很多的变化。沧浪街道吉庆社区邀请雷允上中医馆的老药师黄树尤,就白露时节的衣食住行,给居民们了一些养生小窍门。

俗语说“白露勿露身”、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。白露时节是一年中昼夜温差较大的一个时段,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到,就不能赤膊露体了,否则易着凉受寒。黄树尤说,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,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,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。早晚要记得添加衣物,衣服宜选用轻柔、松软、保暖性强的材料。

商报记者管有明通讯员虞丽婧

为了增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抗寒能力,很多人都习惯在秋季进行户外锻炼。但是,切不可过于贪凉,秋天的早晚气温较低,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。锻炼时应在身体发热后,才能脱下过多的衣服;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,以防身体着凉。

此外,还要注意“心理养生”。由于肺对应于“五志”中的悲,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,人们易于悲伤。因此,白露过后,要保持愉快的心情,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,以免心情抑郁。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,调节人体机能,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。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,呼出浊气,加速血脉运行,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。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,能使胸肌伸展,增大肺活量。

衣:早晚及时添加衣服